儿童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的未来影响深远,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梳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进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变革,提高学员对幼儿园数学领域核心经验解读能力,2023年5月22日姜伟名师工作室(站)开展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专题学习活动。
学无涯——专题讲座
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特邀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呼伦贝尔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娟教授为学员做《数学文化关照下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专题讲座。
幼儿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李娟教授首先通过问题“幼儿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引发学员思考。通过数学敏感期,让学员们明白:儿童本身被数学包围着,数学对儿童的早期学习和未来影响深远。
幼儿数学学什么?
李娟教授通过让学员用概念图的形式,列出幼儿园数学学习什么?大概掌握了在座学员的数学内容知识的水平。李娟教授将幼儿园数学教育总结为六个部分:集合与分类、模式、数概念与运算、几何、空间、比较与测量。
该如何做?
问题“当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如何?”引发学员们深度思考,纷纷阐述自己平时对数学教育的看法以及组织开展情况。李娟教授以案例“量天钻洞”的学习历程,让学员们明白在组织测量类的数学活动时应把握的测量关键经验。
何为数学文化?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离不开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包括知识源流、学科联系、社会角色、审美娱乐、多元文化五个部分。这五个维度的解读,提高了学习者的数学教学知识,让学习者看得懂儿童的数学学习行为,并有力地支持幼儿的数学学习。
研不止——五悦式阶梯教研
梧田欣园保教主任周若梦老师对该园五悦式阶梯教研进行介绍,依托数学特色的实践形式聚焦幼儿园教研,通过课程实践中的观察与分析将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逐级而上的“阶梯式教研”。
本学期,该园将目光聚集在了“基于数学绘本的幼儿园创生性主题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比较与测量”。在前期的绘本筛选阶段,通过教师访谈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调查,然后罗列出老师存在的困惑。基于教师的问题,选择了“比较与测量”核心概念下的区域创设的研讨。
从一个测量游戏故事引发研讨,借助《5-6岁儿童数学观察评估表》,教研组从幼儿在故事中的数学过程性能力如何,以及教师是如何支持幼儿进行测量游戏的这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对故事游戏的见解以及思考。
此次活动,李娟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利用丰富的实践案例,让学员们明白如何提高儿童数学教学知识,提高幼儿数学教育水平。在教研环节,学员们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展数学教育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相信接下来学员们会学以致用,加深对幼儿园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解读能力,遵循“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学习路径—教育支持”的思路,迎来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