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花香溢,芳菲四月时。4月10日,为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实践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温州市李海华“名师送教”工作室第七次活动在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学军小学副校长姚国娟老师莅临现场指导。
活动伊始,李海华老师做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统整读写教学培训主题阐述:《单元统整读写教学,让课标理念落地有声》。李老师回顾单元统整读写教学研究的源起、历程以及已取得的丰硕教研成果,阐述第二轮研修实践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发展历程、目标定位,指出该学习任务群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应该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以读懂其语用意蕴为起点,以做事为路径,以实用为旨归。
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小学王芸老师为我们带来《争做小科学家——三下第四单元统整教学设计》的单元架构。王老师从定位:联课标确定任务群;重构:设情境分解任务群;实施:分步骤践行任务群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构建将“生活情境”与“语文实践活动”统整的实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落实教学评一致。
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小学蔡依茹老师为大家带来单元导读课《小法布尔发现之旅》。蔡老师带领学生走进“问题交流厅”,引导学生学习用“现象+思考”的方式,像科学家一样提出自己的问题后,交流单元导读单,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成果呈现方式,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蔡慧雅老师为大家带来精读示范课《花钟》。蔡老师在导读课后继续带领学生走进“观察妙妙屋”,以pk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思辨中寻找、概括、运用关键语句,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落实了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理念。
精彩的评课沙龙环节由李海华老师主持,三位现场专家和两位上课老师针对“学习任务群的单元主题教学”展开即兴主旨评课。张碎莲老师首先阐述本单元架构的理念就是创设真实情境,突显跨学科学习,构建实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指出两节课的课型对开展单元学习的重要作用。郑芳老师从单元统整和读写育人两个角度进行课堂回顾,明确瑞安小语研发的读写教学课堂范式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姚国娟老师充分肯定本次研修活动能立足真实的学习情境,落实语文学科本质,任务驱动课堂,引导学生人人参与,扎实推进课堂实践。蔡依茹、蔡慧雅两位上课老师各自分享做课的心得体会,以及这两年参加单元统整学习的成长收获。
论坛最后,台上的老师分别用一句话表达对单元统整教学的期许。蔡慧雅老师提炼的词是“有用”,就是能让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郑芳老师期许单元统整读写不仅能运用于单篇、单元、跨单元读写,甚至运用到所有语文课堂。姚国娟老师希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以生活实用为核,交流情境来赋能。李海华老师期许单元统整教学做到宽阅读、强写作、提素养、润心灵。张碎莲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希望每个孩子的学习之路因他们灿烂的想象、丰富的表达而更加精彩、更加海阔天空。蔡依茹老师希望要做到以读促写,以课育人,教师和学生在单元统整学习的路上各有所获、共同成长。最后李老师鼓励瑞安小语人继续努力实践真实、落实、扎实的教学实践,更加自信地走在单元统整教学的路上。
杭州市学军小学余玥慧老师携三(1)班学生为我们带来《蜜蜂》一课。余老师巧用“助手邀请函”,创设“争当法布尔实验小助手”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一“函”多用,顺势解决本课字词,了解实验目的。然后在“我是法布尔的小助手”情境体验中,学生通过圈划关键词句,借助“实验记录单”,用想一想、摆一摆、标一标的形式,从实验地点、实验时间、实验条件三个角度梳理事件,并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整个实验。最后余老师带领学生召开有趣的“蜜蜂实验发布会”,在提问、思考、交流中,让学生从感知走向表达,引导学生将实验说完整,将实验过程说清楚,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杭州市学军小学秦文老师带领孩子走进习作课《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她开门见山让学生借助课前完成的实验记录单,说一说自己的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然后,余老师通过现场实验《会爬升的水》让学生捕捉实验中的关键动作,进一步清楚阐述实验过程,做到“按顺序”“动词准”“步骤全”。随后,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同桌合作,学以致用,旨在将实验介绍的更加清楚,并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增加人物感受、神态、心情等描写,关注实验变化将实验过程描写得更加吸引人。最后,学生借助实验记录单回忆自己的实验过程,争取写得既清楚又吸引人。
最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教师,杭州市学军小学副校长姚国娟老师带来《“实用”为核,“情境”赋能》专题讲座。姚老师先从课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概念出发,紧抓“信息、表达、生活”等关键词,引导老师会读课标,读懂课标,明确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走向核心素养,培养会生活,会表达的能力。接着,姚老师以三年级教材为范式,梳理教材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三类内容:“人际交往类”“新闻传媒类”“知识读物类”。并从观察内容与方法的角度,引领老师们从观察植物、观察场景、观察人物、体察过节、体察过程、材料信息写作等方面教会学生从“几个方面、几种表现、几个步骤”等角度进行学习。最后,姚老师基于单元情境的“实用性”,分享如何进行任务设计。她指出可以紧扣“实用性”,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加强“实践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真实学程;关注“效用性”,注重学生在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同时姚老师强调,用好作业本和课后题的支架,就能在单元主题情境中搭建最真实的学程,从而促进学生在信息阅读、生活实践中,实现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