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锦秀2023 > 本市信息 > 深耕特教结硕果,学教评一致绽芳华 ——温州市黄锦秀“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8次研修暨结业活动圆满举行

深耕特教结硕果,学教评一致绽芳华 ——温州市黄锦秀“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8次研修暨结业活动圆满举行

浏览量:215|发表日期:2025-10-12|来自:温州市黄锦秀“名师送教”工作室

每一场教育的相遇,都是向美而行的开始;每一份温暖的坚守,都是静待花开的承诺。2025年10月10日,温州市黄锦秀“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8次研修暨结业活动在泰顺县培智实验学校温情举行。本次活动以“深耕特教学教评,齐心共绽育芳华”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专题讲座—结业仪式”三大环节,为工作室两年研修画上圆满句号,也为特殊教育“学教评一致性”实践注入新动能。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亮成果

上午,工作室呈现了三节凝聚两年研修智慧的“学教评一致性”培智课堂公开课,以扎实的实践样态为结业活动拉开序幕。这三堂课不仅是对特殊教育个性化、生活化与功能化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工作室“研训一体、课例承载”研修成果的集中展示。

泰顺县培智实验学校齐秋珠老师执教三年级生活语文《课外活动真丰富》。她紧扣“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核心句式,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提示卡片和分层任务单,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课外活动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课堂以“观察图片—仿说句子—生活迁移”为三阶递进设计,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配的教学支持下达成学习目标。特别是在“生活迁移”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式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活动场景,真正实现了“学-教-评”的同频共振。

   

苍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王乐老师执教的九年级生活数学《东南西北》,以“校园寻宝”任务驱动整个教学过程。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太阳位置辨认基本方向,进而运用VR技术让学生在虚拟校园全景中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生活技能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课堂中使用的AR密码箱解密环节,巧妙地将方向知识与游戏化学习相结合,展现了信息技术与特教课堂的深度融合。

 

文成县特殊教育学校张佩茹老师展示的二年级生活数学《认识8》,以“水果订单”情境贯穿始终,构建了“认数—点数—取物”的完整任务链。她精心设计了磨砂数字卡、仿真水果模型等多感官学具,通过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通道,帮助学生建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在分层教学方面,张老师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置了差异化的学习任务,从基本的数据认读到完成简单的水果采购订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发展,让“学教评一致”理念在低年级培智课堂中真正落地生根。

三堂公开课结束后,三位授课教师围绕 “目标-活动-评价”逻辑展开说课,深度复盘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在专业研讨环节,点评教师围绕“学教评一致性”核心理念,结合具体课堂细节与学生现场表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业引领。毛月期老师指出,齐秋珠老师的课堂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目标精准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情境化导入和多感官教学策略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特点,评价方式多元且及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杨晓红老师赞赏王乐老师的教学设计富有创新性,AR技术的应用让抽象的方向知识变得直观可感,分层教具的准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林芳蜜老师认为张佩茹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水果店”情境贴近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多感官学具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学生具体认知的形成。

  


大家一致认为三堂课均体现 “学教评一致性”,目标精准、活动适配、评价及时,为培智课堂提供范例;同时指出节奏把控、学生主体性发挥等共性问题,强调特教课堂需关注个体差异,以精准支持与动态评价促学生成长。

 专题讲座:系统引领明方向

      


在专题讲座环节,由工作室主持人黄锦秀老师以《系统观视域下特教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为题,结合温州特校的研修实践,为在场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分享。她以“三段式”实践模型为核心,详细阐述了如何从“真实问题”出发,通过“学研结合”扎实推进行动,并以“反思复盘”实现成果固化。在“准备阶段”,她强调要寻找真实的研修问题,并通过对“学教评一致性”的深度思考,厘清了其在特教领域“因需施教,因生施评,精准干预”的独特内涵,进而进行系统的校本研修规划。在 “实施阶段” ,她介绍了如何通过“学”(方案解读、专业阅读、专题讲座)与“研”(研文本、研设计、研课堂)开展扎实的行动推进。她重点展示了“三研三磨”的课例研磨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组长专题学习和专家现场指导,将“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三个关键追问落到实处,确保研修深入课堂。在“后续阶段”,她主张进行“务实”的反思复盘,通过举办系列主题论坛和精心整理研修台账,实现成果的固化与共享。最后,黄老师分享了注重任务驱动、强化专业支持、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成果共享四点核心思考,为各校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结业仪式:薪火相传启新程   

下午的结业仪式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整个仪式分为四个紧密衔接的环节,既有对两年研修历程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未来专业发展的美好展望,充分展现了特教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专业精神。

环节一:赠书寄语,薪火相传

仪式伊始,泰顺县培智实验学校曾安锦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深情回顾了工作室两年来的送教历程,充分肯定了本校参与工作室教师取得的显著进步。“黄锦秀名师工作室为我校带来的不仅是优质的课例展示,更是先进的特教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曾校长表示,“这种‘传帮带’的研修模式,有效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他们在特教理念、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在随后举行的赠书环节中,校领导与黄锦秀导师共同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IEP视域下培智课堂“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案例》和结业证书郑重地送至每一位成员手中。这份沉甸甸的成果汇编,凝聚着工作室团队两年的智慧,收录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和实践反思,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这一刻,不仅是对学员们两年学习的肯定,更是一种专业精神的传递,象征着特教事业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环节二:心得分享,收获满枝

心得分享环节,成员们结合两年研修经历,从理论认知、教学实践、科研能力等维度畅谈收获,尽显 “共学、共享、共进” 的工作室精神。

张佩茹老师以《深耕“学教评”,笃行以致远》为题,分享了从“教过即学过”到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转变。她表示,通过工作室的系统学习,已形成“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这一转变极大提升了教学有效性。曹媛媛老师在《学教评中耕耘,特教园里开花》中动情地说:“18次研修如同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之旅,从最初对理论的懵懂,到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我深刻体会到特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生命潜能的艺术。”许祥程老师回顾了在“聚焦个性需求构建生动课堂”等主题研讨中的收获,强调课例打磨与专题实践让她对培智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理解。朱玉贞老师则感慨道:“这两年18次活动,就像为我搭起一道阶梯,让我在‘学教评’的道路上越走越明白、越走越坚定。”

   

     

王小珍老师以《当教案落进掌心:我与4.7秒的觉醒》为题,分享了她在教学细节中的深刻体悟。她认为,教育的真谛在于倾听每个独特心灵的脉动,而工作室正如一盏明灯,让每一位“孤勇者”并肩成光。蒋小秋老师从初识“学教评一体化”的懵懂,谈到如今能扎根课堂、从容实践,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工作室的滋养与引领。李思思老师则从理论提升角度谈到,通过专家讲座理解了“目标—评价—教学”的素养闭环,推动其教学理念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邹淑倩老师表示,18次系统研修如同一次次“专业充电”,使她的教学观念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并开始注重反思,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吴秋月、陈旭野、周碧贤、范小枝、毛月期等老师也依次发言,或谈观念转变,或述反思习惯,或论能力提升。大家普遍认为,工作室的系列研修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行为的改进,见证了个人与团队的同频成长。


环节三:导师寄语,展望未来

工作室主持人黄锦秀老师以 感恩·使命·期待”为主题,对工作室两年的研修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她从“初心缘起”、“活动开展”到“价值彰显”,细数了团队一路走来的探索足迹与丰硕成果,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见证了工作室两年的耕耘与成长:18次系统主题研修、172项县级以上荣誉、38场省市级讲座、成果辐射至温州多个县市学员们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了从“名师”引领到“明师”自觉的蜕变。黄老师动情地表示,结业不是终点,而是专业成长的新起点。她寄语全体成员要继续保持“勤于阅读、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专业态度,在特殊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深耕不辍、向美而行,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也为每个特殊需要儿童点亮生命的微光。

  


环节四:集体朗诵,温情落幕

  

仪式尾声,全体工作室成员深情朗诵诗歌《为每一颗星,点亮微光》,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特教人的初心与坚守。“每一颗星都有独特的光芒,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动人的诗句在会场回荡,道出了所有特教工作者的心声。这场温馨的朗诵为本次结业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工作室两年的研修征程注入了温暖而有力的结束符。一段共同研修的旅程告一段落,但更多特教人将在“学教评一致性”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专业与爱心为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两年时光,是一次共同成长的奔赴;一场结业,是一段崭新旅程的开启。愿每一位特教人继续心守暖阳,深耕不息,在特殊的田野上,播种希望,静待花开。

文/陈丽尉

图/蔡周丽

                                             审核/黄锦秀